ssd移动硬盘怎么选
浏览量: 次 发布日期:2023-09-18 08:40:46
酷玩分享
0X00 自建的起因
最近两年,是EVA粉丝们最后的狂欢。随着终章的上映,我们的青春画上了句号。EVA风格的联名物品,几乎充斥在我的周围,从手机到剃须刀再到移动硬盘。我们自嘲地说,如果人生最后的那个盒子他们做,我也愿意买。
说到移动SSD硬盘,一般的成品外观都比较普通。前些日子ROG出过一个 EVA联名版的硬盘盒。我认为这块硬盘外观确实非常拉风,但是体积上有点巨大,再加过分的价格499元(空盒)。
在EVA联名商品决策这件事情上,我的理性偶尔占据了上风,控制住了购买欲望。但是这份愿望一直在我身边萦绕着,所以我决定自己做一个机甲风格的NVMe移动硬盘。
0X01 盘芯的思考
我们首先要选择盘芯,其实就是一块普通的2280规格的NVMe 固态硬盘。选盘这件事情其实需要谨慎思考,我思考了这3个方面的因素:
1.作为外置的移动硬盘经常插拔,在不同的设备,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笔记本之间传输数据。比一块安安稳稳插在台式机或者笔记本中的硬盘容易出问题。所以硬盘必须是大牌的,颗粒和主控方案要有保障,还要完善的售后。
2.虽然现在的外置硬盘盒有雷电4版本的,理论速度可以上到40Gbps。但是支持这么高速度传输的基本平板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混乱的USB-C接口协议。
40Gbps的盒子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可能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跑在10Gbps左右,少部分勉勉强强可以到达20Gbps。对比动辄1000多的价格,我最终选择还是选择常见的10Gbps盒子,先用着等到科技的发展,价格的普及之后再轻松入手。
3.硬盘速度和规格的选择,我其实纠结过许多,像一些非常高性价比的PCIe3.0低速盘,似乎就是为了移动硬盘而生的,他们的容量大,价格便宜发热还低。比如西部数据的SN350 1TB 价格只要500多,比他更牛的是英瑞达P2 1TB只需要430还是5年质保。
0X02 长远的选择
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英瑞达的P5 Plus 1TB,这快盘拥有更强的4K读写速度,可以兼顾未来升级,即使装在笔记本中也可以跑满PCIe 4.0,性能方面绝不会拉垮。价格只涨了一点点749元在某宝上就可以买到。
盘到手之后,来一起简单开个箱。依旧是和之前买的P5一样的英睿达蓝色。型号升级成了P5 Plus,主要是速度支持PCIe 4.0。先锋标称的连续大文件读取速度可以到达6600MB/S,写入也有5000MB/S,是一块标准的顶级高速硬盘。
拆开后发现新盘与上一代的差别非常小,正面是黑色的贴纸,单面颗粒布局支持所有的笔记本,台式机和索尼PS5。
主控是来自美光自研的DM02A1 ,外部有金属顶盖散热。DRAM缓存也是美光自己家产品,容量为1GB, LPDDR4。颗粒方面,采用美光自家176层3D NAND闪存颗粒,这块盘使用的是全盘模拟,可以在稳定性和耐用性之间灵活的切换。
0X03 笔电的测试
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性能测试,把它作为ThinkPad X1 Carbon 2021笔记本的主硬盘使用。
简单跑一个娱乐分数,可能是因为测试平台的限制,各项分数基本上到达了官方的标称数值,日常使用足够。
从硬盘专业检测软件SMARTCTL可以看到这块硬盘支持0.005W的超低功耗待机模式,这个技术无论是笔记本还是移动硬盘这些对能耗非常敏感的移动设备来说都是福音。
最高满载也只有4~8瓦左右,实际用下来发热量极低。性能测试部分结束,下面转入机甲风的SSD移动硬盘组装。
0X04 机甲的装配
这款机甲风格的移动硬盘盒,来自摄影师陈文坚的饭盒5号。满满的机甲战术风格,整体使用铝镁合金CNC一体成型,硬盘工作时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垫直接传给硬盘外壳,进行全方面散热。
重量方面比较轻巧,搭配固态硬盘只有73克的重量。同时支持NVMe和SATA双协议。比较细心的是他还有一个工作指示灯,硬盘是否在读取,是否连接正常,一目了然。
还有一个荧光的灯管,在黑暗的环境下也可以容易地找到它。那么下面开始组装。
首先我们把P5 Plus安装在主板上,最后再把主板放入机壳中。
搭配定制的EVA贴纸,这红色的甲风格外壳,不禁让人想到明日香。
换一个角度欣赏一下,随后使用4个内六角螺栓把,顶盖和外壳固定住。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一下USB-C接口的特写,放在盒子里的话,读写的速度会有所下降,但比一般的移动硬盘要快上很多。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0X05下期预告
ThinkPad Z13 Gen1这个机器已经使用了将近半年,最近也上市了,网上有少量的开箱和截图。这是一个一言难尽的机器,里面包含着大量对未来笔记本设计风格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有些元素可能会昙花一现,就像2014年那令人诟病的 Dynamic Function Roll和五键合一触摸大板。